文|方智群 原创 欢迎转发分享
有人问,流程是什么?
我说,流程是“打法”。
现在组织竞争,实际是“打法”竞争,
流程只有是“战术”,它才能够去支撑组织“战略”。
毛主席曾经说过:“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,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。”
在战略上我们要自信,在战术上反而要谨慎。
为什么要在流程战术上重视你的竞争对手?
举个简单的栗子,拿OTD(Order to Delivery,订单-交付流程)来说,你的OTD周期20天,而你的竞争对手,通过内部流程改善,他已经做到了10天,那你说,谁的赢面在市场上会更大一些?所以,你要在OTD“战术”上重视你的竞争对手,你要研究你的竞争对手,对准行业里的标杆,识别内部流程的“瓶颈”和“鸡肋”,不断优化和升级你的流程“战术”,以期最终超越。
前些日,翻习《孙子兵法》,颇有感悟,结合流程议题与大家分享,当然你可以说我这是“王婆卖瓜”,没有关系,见解在我,取舍在你。
大家知道《孙子兵法》共13篇,在第1篇《始计篇》里面,孙子说道:“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”
我当时顿感贴切,这简直不就是在说流程么?现在的组织竞争,不就是流程构建的“打法”系统的竞争么?!所以,流程一定是组织之大事,关乎到组织永续发展和生死存亡,不可以不提上重要议程。故而,现在很多组织开始谈组织流程建设,大概也是明白了“不可不察”。
然后孙子接着说:“故经之以五事,校之以计,而索其情”,说:要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,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。哪五个方面?
“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将、五曰法。”
这里的“五事”就谈到了:“道”(发展理念),“天”时(市场洞察)、“地”利(职能设计)、“将”(领导发力),“法”(运营方法),其它不讲,就讲这“道”,“道者,令民与上同意也,故可以与之死,可以与之生,而不畏危。”
流程之“道”如是,我先前,讲流程管理是用以弥补,组织分工中的“一”,分为“二”,的问题,流程是那个“三”,流程是对“三”(合理点)的探索。
职能分工,既有利又有弊,利,自不必说,弊,想必大家也能看得出来,随着分工越来越细密化,不断地“职能壁垒”,厚重的“部门墙”,专业的“深井病”,越来越明显,流程的任务,就是通过横向的力量,去突破纵向的职能壁垒,以实现“上下同意”,从原先的“段到段”,到组织一体化的“端对端”,从同事(一条绳上的蚂蚱)到同仁(一只蚂蚱,形成有机的整体,感受打通)。
“凡此五者,将莫不闻,知之者胜,不知者不胜。”
这五件事呀,大家都该知道,知道的呢,就能取胜,不知道的呢,就赢不了。
那流程变革战,到底要怎么打?
“善战者,因其势而利导之”
(选自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)
我今所讲流程变革,也是这“四板斧”:
“因”、“势”、“利”、“导”,但要拆开来看:
1)因:流程变革,因就是组织基因。
组织须得有变革基因,变革才成立,变革不是一句空白口号,也不是小仙女的魔法棒,对着四遭的坏流程说:变、变、变,就能变了的。
任何组织要变革,首先要搞清楚变革的动因是什么?变革的出发点是什么?为什么要变?能不能不变?非变不可了么?这个没搞清楚之前,都不要轻易谈变革。
2)势:没错!要“借力”和“造势”。
借集体之力,造变革之势,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”,制造引人入胜的变革“旋涡”,把很多袖手旁观的人都卷入(Involvement),变革之外没有闲人。
所有人都要来承诺,“无承诺,不流程”(是我正在酝酿的下一篇文章,敬关后解),不要事前说难,事后唱衰,变革中的组织,最不需要这样的人,事不干,话都让他说尽。
组织必须“上下同意”,甚至“上下同欲”(共同愿景),不是一拨人想变,一拨人不变,一拨人要这样变,另一拨又想着那,力不从一处,互相抵消。
任何大小变革,在其之前,都一定要度“势”(审时也),要“找势”、“仗势”,但不可“欺人”,要“顺势”而为,势头对,变革就是顺水推舟,势头不对,变革就是逆水行舟,南墙撞破几堵也没用,终归是竹篮打水,和尚庙前卖梳子(随缘)。
故而善谋者,做任何事情之前,都要看将做的这件事情里面,到底有没有势?没有势,能不能借一个势?不能借,能不能造一个势?不能造,就不要轻举妄动,君子以待其时,你不情我不愿的事情要少干,累死无功,但你可以为接下一步变革谋划,做铺垫。
3)利:利益也,天下熙熙,利往之。
《中庸》里说行动上有三种人:“安而行之,利而行之,勉强而行之”,俗语说:无利不起早,无势,做流程变革,就是“勉强而行之”。
我不提倡“利”,孟子见梁惠王,梁惠王说:“叟(老头子)不远千里而来,必有利于国乎?”,孟子说:"王何必曰利,仁义而已"。
我是一个“致善论”者,我一直都说,组织内部的乱象,非人不义,乃机制不义尔。“仁义而已”,在当时王霸语境当中,说这样的话,又谈何易?稻盛和夫先生说“敬天爱人”,到大家学,不就是剩下个被歪解的“阿米巴”了么?
阿米巴是提倡组内分组,以最小群组及每日为会计核算单位,计算投入产出,但不考核,为什么?仁义而已,这才是敬天爱人的精神,稻盛先生的意思是不希望大家把人性想的太低,绩效考核落实到奖惩,不过是激发了人的趋利避害的利己心而已,阿米巴做核算呈现,要激发是正向利他的羞耻心,“知耻而后勇”,这是“安而行之”。
可我们真的能做到“不曰利”么?我觉得倒也不要完全鸵鸟地否认人的趋利性,义利一直两难,你要想“义”,其实本质也是一种道德之“利”,毕竟有仁义的人,做起事情来会有更多的善意,收获更多的人际“便利”。
4)导:教导尔,导引,导向。
术业有专攻,做任何专业之事,其实都是在引导术业之外的人群,对自己的术业产生认知与支持,做流程也是。
我曾感慨说:做流程孤独,是因为,说的人多,懂得人少。
孤独在于流程不断被误解,歪解,被认为无解,所以做流程,必须要导,从不解到了解,从误解到正解,从无解到有解,这个过程就是“导”。
“导”师在英文语境当中就是Facilitate,是一门很深的学问。Facilitate溯源起来,可以到苏格拉底的“反诘法”,精神助产,而我们流程项目需要一个很关键的角色,就叫做“流程引导师”,流程引导师在流程变革项目当中扮演的就是“助产士”的角色,助产士本身不负责生产,他是负责将怀在别人身上的孩子,顺利地接生出来,不能越俎代庖,“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”(《论语·子罕》),诚如是!
以上,就是我要与大家分享的关于流程变革的:因、势、利、导。